【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学习二十大报告进行时·专家谈丨​井凯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2022年12月05日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关注院校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理念,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进程中,将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紧密结合,赋予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的时代内涵,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准确判断,是永葆生机活力、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也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治历程经过了从“有法可依”到“高质量立法”的不断飞跃,单一式的传统行政也在向多元化的服务行政转变。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执法不严格,立法就会失去意义,司法也会失去价值。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根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就要做到如下几方面:首先,要遵循党的统一领导,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其次,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不断完善宪法实施制度体系,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确保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最后,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在制定法律、修改法律的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回应党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将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结合起来。

(作者系美高梅MGM线上娱乐场行政法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学习二十大报告进行时·专家谈丨周敏:创新引领,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率先突破

    二十大报告作为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是我们党面向未来三十年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也可以说,是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书。二十大报告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第一次把“法治”单独作为一个篇章放在第七部分,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表明了我们党对法治工作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法治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平台、路径和渠道,并且它是唯一一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而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法治政府作为率先突破引领角色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党的领导对于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依法治国办的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施行等,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才能蹄疾步稳,进而实现其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率先突破。 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可以有各自的建设重点,但最终是要“一体建设”,“一体建设”符合法治建设的规律,必须要在“一体”上做文章,即要在理念上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不能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突出法治政府建设这个重点。 法治政府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法治政府建设衡量标准归根结底是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主要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政府必须扛在肩上的。法治政府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人民群众的评价是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法治政府是否建成最终也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惠民生保民安的初心才能永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才能不断增强。 (美高梅MGM线上娱乐场行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2022-12-05
  •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学习二十大报告进行时·专家谈丨张超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早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党的文件形式对涉外法治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2020年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另外,党的二十大报告、“十四五规划”等党的重大会议和文件当中均对涉外法治工作提出要求。综上,这一历程体现出我们党对加强涉外法治体系构建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入,体现出中国特色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是兼具连贯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必然选择。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沉淀,为中国积攒了涉外法治的宝贵经验。近年来,我国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涉外法治实践循序渐进,涉外法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领域拓宽、研究问题深入、研究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涉外法治体系化工作在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涉外法治体系尚未成熟定型,涉外法律“工具箱”尚不完备。尤其是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存在效力层级不高和不成体系的问题。 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总量偏小、质量不高。尤其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熟悉沿线国家法制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严重不足。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举措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宏观层面,需要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提出总体思路和建议。微观层面,需要加强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完善并落实具体措施,不断丰富对外斗争的法律“工具箱”。具体举措涉及国内和国际立法;涉及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不同领域;涉及公法和私法的立改废释;涉及国家司法、外交、商务、援外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加强涉外领域重点立法,加快中国法域外适用体系建设;推进涉外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强化涉外企业合规管理。 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在重点国家和地区使领馆设立法务参赞,推行专业化的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深化司法执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提升涉外法治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创新全方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强化涉外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打通理论和实践部门的互通互联渠道、推进国际法学科体系建设、打造相关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特色,提高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作者系美高梅MGM线上娱乐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2-12-05
  •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11月30日下午,行政法学院党委(纪检监察学院)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习《党章》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内容。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参加学习。学院党委书记赵玎玎主持会议。 院长姬亚平以解读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为主题讲党课。对党章修改的背景、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 副院长杜国强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赵玎玎传达近期中省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部署及学校相关要求,并对会议进行总结。 会议要求,学院各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师生要将学习新党章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贯通起来,将读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同前三卷联系起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学院各项工作中去。 会议强调,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落实学院主体责任和师生个人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力维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会议还安排了近期学院基层党建工作。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2022-12-02